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。

飘然远去,归期未定。

演义诸葛与史向诸葛区别之三顾茅庐

三顾茅庐毫无疑问是诸葛亮一生华美篇章的开端,历史上,“三顾茅庐”被当作鱼水君臣遇合的佳话被广为传诵,而在演义原著里,更是将史书上寥寥几句“先主遂诣亮,凡三往,乃见”描述得曲折动人。但是演义诸葛与史向诸葛的性格区别,却也展示得淋漓尽致。

演义诸葛高卧隆中时是个什么性格特点?

1、视曹操、孙权等诸雄为篡逆之人,不愿投靠。

这点毋庸置疑,如果演义诸葛不是忠于汉室,希望安汉兴刘,那他与刘备自然不是同路人,刘备自然请不了他,他也肯定不愿投靠刘备。

2、对刘备早有了解。

在刘备三顾茅庐前,两人从未见面,但有一个重要的间接证据——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。

司马徽早就了解刘备,并了解刘备的为人、性格、志向——所以跃马檀溪时,司马徽的小童很容易就认出刘备,这当然是受主人平时言语的影响。

从司马徽和刘备的对话来说,司马徽对刘备还是很欣赏的,所以他推荐徐庶去投靠刘备,而徐庶也是立即采纳这个建议——司马徽、徐庶都是诸葛亮朋友圈的重要人物,他们两个能认可刘备,诸葛亮极可能和司马徽、徐庶对刘备的看法是一样的,认为他是当世英雄,而且信义素著,仁厚下士,约己爱人。

三、演义诸葛比史向诸葛更像隐士。

诸葛亮对刘备早已推许,且有安汉兴刘之志,但却甘于隐居隆中——原因只有一个,他早已预料到刘备难以复兴汉室。原因如下:

1、诸葛亮的朋友,司马徽推荐完诸葛亮后仰天大笑:卧龙虽得其主,不得其时!崔州平劝告刘备——州平笑曰:“公以定乱为主,虽是仁心,但自古以来,治乱无常。自高祖斩蛇起义,诛无道秦,是由乱而入治也;至哀、平之世二百年,太平日久,王莽篡逆,又由治而入乱;光武中兴,重整基业,复由乱而入治;至今二百年,民安已久,故干戈又复四起:此正由治入乱之时,未可猝定也。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,补缀乾坤,恐不易为,徒费心力耳。岂不‘闻顺天者逸,逆天者劳’;‘数之所在,理不得而夺之;命之所在,人不得而强之’乎?”诸葛亮的朋友们都认为汉室难兴,恐怕劳而无功,以诸葛亮在演义里“智绝”的身份,难道预料不到?那么按正常人的想法来说,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当然不喜欢做。

2、最体现诸葛亮的态度的是元直走马荐诸葛,诸葛亮一听此事,勃然变色:“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!”直接就说了徐庶当他是牺牲品。

诸葛亮并非不了解刘备,为何听了这个事情大怒?原因很简单,他知道自己出山只怕也是天命难违,呕心沥血却白费力气,所以直接用了“享祭之牺牲”一词。

3、诸葛亮在演义三国的设定里,有时近乎神棍,几乎算无遗策,攻长沙时袖占一课能算出长沙城破且得大将,隆中时夜观星象能看出刘表不久人世益州必归刘备,庞统将死时夜算太乙数算出主将帅多凶少吉——这么一个人算不出自己的主公会是刘备?刘备还没拜访诸葛亮时司马徽就知道刘备必定是诸葛亮的主子了。既然这样徐庶推荐他他生什么气?无非也是早算出天命难违罢了。

天命难违,但诸葛亮最后还是逆天而行了。原因正是刘备的三顾茅庐之诚——演义非常有趣,一顾茅庐时,童子说记不得刘备的名字,刘备听到的诗歌是“苍天如圆盖,陆地似棋局;世人黑白分,往来争荣辱:荣者自安安,辱者定碌碌。南阳有隐居,高眠卧不足!”碰到的是隐逸的崔州平;二顾茅庐时,广元曰:“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,不省治国安民之事,不劳下问。明公请自上马,寻访卧龙。”——没有再说隐者之言了,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作歌,歌曰:“凤翱翔于千仞兮,非梧不栖;士伏处于一方兮,非主不依。乐躬耕于陇亩兮,吾爱吾庐;聊寄傲于琴书兮,以待天时。”待天时,就意味着时机成熟,卧龙先生就要出山了——三顾茅庐,看的正是刘备的诚意,一旦刘备诚意足够,诸葛亮也就“受刘皇叔三顾之恩,不容不出”,对照托孤后诸葛亮常说的:“受先帝三顾之恩,托孤之重”——演义的诸葛亮更带有一种“士为知己者死”的精神。

史向诸葛亮未必如此。我在之前文章说过,史向诸葛亮隐居时自比管乐,并积极了解荆州底层、上层的社会现实——这其实已经在为他出仕做准备,只不过他在等一个时机,慎重择一位明主。自比管乐,除了自认为有管乐这样的军政之才,也是希望有齐桓公和管仲、燕昭王和乐毅这样的君臣际遇;史向诸葛隐居时名声不显(时人莫之许也),刘备当时也是郁郁不得志,正好两人需求互补(一个要明主一个需良才),且甚是投缘(如鱼得水,解带写诚,厚相接纳),于是遂谱写了一曲君臣佳话。


评论(13)

热度(70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