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。

飘然远去,归期未定。

诸葛亮之“重德”

因为诸葛亮的话题实在太大,真要说起来没有好几篇长文章是说不完的,今天想到一点就说一点吧。话说我也是个起名废,不知道起个什么名字。但我认为,准确的理解诸葛亮,对厘清很多重大历史事实的真相,和当时的形势判断,有重要的意义。

在后世评价中,诸葛亮堪称三国之神,孔明是以其功业和道德魅力垂范后世留名千古的。在后世评价中,对其才干的批评声音较多,如陈寿认为应变将略非其所长,如苏洵认为诸葛孔明窜西蜀,知其无能为也,又如一代伟人赞同苏洵的观点:始误于隆中对,千里之遥二分兵,后关羽,刘备,诸葛三分兵力,安得不败。又如开国元勋朱帅(四川人)批评:“亮忌才”“武侯之帅才有限”“备、亮不能容人。”还有粟裕将军同样不认可孔明的军事能力。相对来说,对于诸葛亮的德行,批评声音明显少得多。而这个与诸葛亮自身的德行修养有关系。

1、诸葛亮教导晚辈,《诫子书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 非澹薄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静无以成学。慆慢则不能研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”《又诫子书》:“夫酒之设,合礼致情,适体归性,礼终而退,此和之至也。主意未殚,宾有余倦,可以至醉,无致于乱。”《诫外生书》:“夫志当存高远,慕先贤,绝情欲,弃凝滞,使庶几之志,揭然有所存,惻然有所感;忍屈伸,去细碎,广咨问,除嫌吝,虽有淹留,何损于美趣,何患于不济。若志不彊毅,意不慷慨,徒碌碌滞于俗,默默束于情,永窜伏于凡庸,不免于下流矣!”从书信上看,诸葛亮对晚辈的道德水平要求是很高的。而他如不能以身作则树立榜样,那他的儿子诸葛瞻、孙子诸葛尚怎么可能感念国恩、追思先人而壮烈殉国?

2、诸葛亮治蜀,《三国志》:“开诚心,布公道;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,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,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,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;善无微而不赏,恶无纤而不贬;”最后达到的效果是;“终于邦域之内,咸畏而爱之,刑政虽峻而无怨者,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。”“吏不容奸,人怀自厉,道不拾遗,强不侵弱,风化肃然也”,请注意,诸葛亮治蜀的效果不但社会风气良好,自身也得到了高度信任“终于邦域之内,咸畏而爱之。”如果诸葛亮自身的道德水准不高,怎么可能让人信服、认可?

3、诸葛亮修身,《论交》:势利之交,难以经远。士之相知,温不增华,寒不改叶,能贯四时而不衰,历险夷而益固。《谕参佐停更》:夫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,得原失信,古人所惜;去者束装以待期,妻子鹤望而计日,虽临征难,义所不废。也就是诸葛亮非常重视信用,以他的言行举止获得了全国、全军上下的高度信任,而且诸葛亮推崇历险夷而益固的交情,这点非常重要,明白了这点,白帝托孤的真相、诸葛辅政的心情都能有准确的了解。

4、诸葛亮用人,我前一篇文章论曹魏谋士已经分析了诸葛亮用人是重德过于重才,这里再补充几点,以后我会提到的几个蜀汉刺头——比如像彭羕有才,但诸葛亮担心他“心大志广,难可保安。”廖立被赞楚之良才,但诸葛亮上表,《弹廖立表》:长水校尉廖立,坐自贵大,臧否群士,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,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。诽谤先帝,疵毁众臣。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,部伍分明者,立举头视屋,愤诧作色曰:“何足言!”凡如是者不可胜数。羊之乱群,犹能为害,况立讬在大位,中人以下识真伪耶?《又弹廖立》: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,守长沙则开门就敌,领巴郡则有闇昧闒茸其事,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訶,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于梓宫之侧。陛下即位之后,普增职号,立随比为将军,面语臣曰:“我何宜在诸将军中!不表我为卿,上当在五校!”臣答:“将军者,随大比耳。至于卿者,正方亦未为卿也。且宜处五校。”自是之后,怏怏怀恨。对于道德品行欠佳的人,诸葛亮并不喜重用。

从诸葛亮治蜀、用人的风气来看,他是非常重视德行的,而他对德行的重视本身就来自于他对自身道德的绝高要求——这不仅体现在诸葛亮得到了两代君主、朝廷百官、治下百姓、敌对国家的信任、称赞,还体现在诸葛家风在其子、其孙的传承上。没有孔明的言传身教,诸葛瞻、诸葛尚是不可能为国战死的。

明白了诸葛亮的品行,再结合诸葛亮的识人能力、志向操守以及刘备的性格、、特长、志向,这对鱼水君臣的关系真相就呼之欲出了。




评论(11)

热度(51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